首页 要闻 时政 交通 交警 公路 物流 汽车 民航 铁路 邮政 深度 财经 人物 地方新闻 舆情 车生活 新视野 法律法规 行业新闻

彩云下的民间艺人

2022-10-27 09:26:02 来源:人民交通网 字体:
        人民交通网云南讯(杨丽芳) 他,生于云南驿,长在彩云下,深受云南驿历史文化的熏陶,自觉自愿收集深挖云南源文化,草根变专家,持之以恒,无怨无悔。他,多才多艺,不仅能说会跳,还是民间摄影达人,用成千上万的摄影资料,诠释着千年驿站的故事,记录着云南驿古镇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印记。他,年近古稀,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几十年如一日,执着于曲艺创作和传承,将祥云花灯发扬光大。2010年3月,被大理州人事局、文化局授予“民间艺术大师”称号。
 

 
       他就是祥云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戏剧曲艺家协会理事李传富。他把最热爱的“艺术领域一直坚守,是对自己最好的鞭策”当作自己的人生信条,用实际行动不断擦亮民间艺人的艺术本色。 
 
草根变专家,云南驿村的“历史百科”
 
       1953年2月,李传富出生于祥云县云南驿镇云南驿村。高中毕业后进入云南驿村公所工作,曾担任过村公所电工、农村电影放映员、村团支部宣传委员,村出纳、村党支部宣传委员、村委会会计等职务。但是,不管从事什么样的工作,不管生活有多艰难,他始终没有放弃对文艺工作的热爱。

     “云南驿,是最早叫云南的地方,是云南之源,彩云之乡的故里,是云南源文化的重要发祥地,对研究云南历史文化具有独特的历史性和唯一性。”每次说起自己的家乡,李传富总是滔滔不绝,自豪无比。

     “云南驿曾作为云南县治驻地、是古滇文化的代表,是西南丝绸之路、蜀身毒道和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,是滇西军事和交通中心。二战时期,云南驿作为驼峰航线和滇缅公路上的重要中转站和补给站,曾担负着中国战局成败和民族存亡的使命。”翻开他厚重的、有着年代感的笔记本,千年驿站云南驿沧桑巨变的历史脉络跃然纸上。
 

 
       那一本本泛黄的日记本里,密密麻麻地记录着云南驿的前世与今生。云南驿古镇有多少民居客栈,有多少马店,有多少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,茶马古道有多长,各民族如何交往交流交融,甚至茶马古道上有多少个马蹄印,他都记得清清楚楚。

       驼铃声远,古道幽深。从小就生活在云南驿茶马古道上的李传富,深受云南源文化的熏陶,他深深地爱着这个古镇,并以深挖和传承云南源文化为己任,自觉自愿地当起了云南源文化的义务研究员和宣传员。他收集整理的有关云南驿的历史资料无数次被搬进教科书,写进云南源文化、抗战文化、马帮文化等祥云文史资料。

       用祥云县文化和旅游局王艳霞老师的话来说,“李传富就是云南驿村的历史百科全书,有关云南驿的历史文化问他准没错。”
 
爱好变艺术,让千年驿站绽放艺术奇葩
 
      “选择艺术,就是选择一种诚恳的劳动。”2009年李传富加入祥云县摄影家协会,他用一双发现美的眼睛,让自己土生土长的千年驿站在镜头里鲜活,让云南驿茶马古道、古建筑群、民风民俗等在照片里绽放出艺术的奇葩。

       旭日东升,那红得似火的朝阳均匀地洒在云南驿茶马古道上,被昔日的马蹄磨得精光的石块反射出耀眼的光芒,这条沉睡千年的古道仿佛被阳光唤醒,它披上红色的纱衣,揉着惺忪的睡眼,慢慢地,慢慢地睁开眼睛,与人们温柔对视。
 

 
       这不是神话胜过神话,不是诗歌胜过诗歌的意境,正是李传富的摄影佳作《古道早晨》。这是2014年9月由云南省委宣传部主办的第五届大理国际影会入展作品。一个自学成才的农民摄影师,能够有这样傲娇的作品,实在令人敬佩。

       茶马古道上以清代汉式建筑为主的古建筑,青石板引马石路面上一个个深深的马蹄印,一排排民居商铺,一缕缕袅袅炊烟,一队队叮当作响的来往马帮都被定格在相框里,绚丽多彩、形式多样的民间艺术,春节的灯会、花灯说唱、火把节、歌舞会、草帽编、土陶制作、银器加工、刺绣等都已成了镜头里的风景。

       成千上万张照片记录的是云南驿的春夏秋冬,见证的是千年古镇的沧桑巨变,留下的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绚丽魁宝。李传富用脚步丈量着古道的长度,用镜头延伸了古镇的厚度。

       他的勤奋换来了优异的成绩。2008年3月摄影作品“古道夕阳”在云南省首届“三农”书画摄影展中获“鼓励奖”;2010年3月摄影作品最先叫云南的古镇“云南驿”,在云南网2013年11月6日春城晚报选用;在申报中国历史文化名村——云南驿、中国传统古村落——云南驿、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云南驿古建筑群的时候,他的多副摄影作品被选入申报材料。他多次被祥云县委宣传部评为对外宣传先进个人,被祥云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评为先进个人、先进工作者。

       平凡的他把自己低到尘埃里,他默默无闻地喜欢着自己的喜欢,每每有人赞扬他,他总是说:“作为民间文艺工作者,这一切都是我应该做的。”
 
民间出高手,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“青春永驻”
 
       文化艺术源于人类,来源于民间。由于长期生活在具有2000多年历史云南驿茶马古道上,而且从小酷爱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李传富,于1998年7月与非桂英、刘菊珍、郭志国等同志共同组建了有乐队7人、演员16人的云南驿村花灯队,后更名为云南驿社区花灯队。
 

 
       花灯队成立后,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,随着各级党委政府对文化艺术发展的重视,农村文艺在不断繁荣壮大。李传富自编自导排练出了许多群众喜闻乐见的花灯歌舞、小戏,多次参加县、镇举办的各种文艺演出活动。

       
出于对花灯艺术创作的酷爱,2006年4月李传富加入了祥云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戏剧曲艺家协会。他把自己的兴趣爱好与宣传党和国家好政策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结合,创作了《古云南县好地方》《云乡新貌》《十七大精神放光芒》等花灯说唱作品;自编自导《保先教育展新篇》《石岩底下牡丹开》、《迎亲舞》《爱心花开万年长》《脱贫攻坚见成效》等一批花灯歌舞。

       在李传富坚持不懈的努力下,云南驿社区花灯队辐射带动了全县花灯事业的发展,在丰富乡村文化、传承民间艺术、促进民族和谐的同时,祥云花灯也迎来了满满的收获。

       2007年10月《晚年幸福乐自豪》荣获祥云县2007年庆祝“九九”敬老节“夕阳红”文艺展演荣获二等奖;2008年6月花灯歌舞《新农村建设展新貌》荣获祥云县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文艺演出中获三等奖,大理州首届新农村文艺汇演获全州新创节目三等奖,该节目还参加了云南省委宣传部、省文化厅主办的首届云南省新农村文艺汇演优秀小品、小戏巡回演出祥云专场。2011年2月花灯歌舞《十二五规划绘蓝图》荣获大理州老体协举办的庆祝建党90周年文艺展演优胜奖,位列全州第二名。
 

 
        二十四年的坚持,李传富带领这支祥云花灯的种子队——云南驿社区花灯队,从乡村走向乡镇,从县内走向省州,参加各类文艺演出260余场次,代表镇参加县级各类文艺活动演出106场次,代表祥云县到州级各类文艺活动、庆典、比赛22场次。社会民间演出300余场次。这棵祥云花灯的“长青树”,在李传富辛勤的汗水的浇灌下,正茁壮成长、枝繁叶茂!
 

(编辑:邵文;编审:朱宏伟)

  • 云南要闻
  • 公安交警
  • 交通之窗
  • 视频报道
  • 港铁路航
  • 云南先进
  • 平安畅行
图片文章
  • 曲靖公路局到业肥村调研指导乡村振兴定点帮扶工作

    曲靖公路局到业肥村调

  • 云南交警高支队迅速掀起“安全生产月”宣传热潮

    云南交警高支队迅速掀

  • 以人为本 科技赋能 交通事故视频快处实现五项提速

    以人为本 科技赋能 交

  • 走进集装箱 抓机遇破瓶颈,以交促融共发展

    走进集装箱 抓机遇破瓶

  • 云南省公安厅交警总队召开“便民利企改革措施”新闻通报会

    云南省公安厅交警总队

  • 云南公安交管部门推出10项“便民利企改革措施”

    云南公安交管部门推出

  • 水富:马路中的“荧光绿”为学生撑起“平安伞”

    水富:马路中的“荧光

  • 腾冲旅游市场强劲复苏

    腾冲旅游市场强劲复苏

时政 | 交通 | 交警 | 公路 | 铁路 | 民航 | 物流 | 水运 | 汽车 | 财经 | 舆情 | 邮局
关于我们 | 联系我们 | 广告合作 | 版权声明 | 人员查询 | 我要投稿 | 招聘信息 | 我要投诉>
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电话:18701088869 商务合作:010-67683008转602 E-mail:zzs@rmjtzz.com
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: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
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:京B2-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:北京安济律师事务所主任 李宝柱
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-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:(京)字第16597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