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盛夏的哀牢山树木葱郁,湍急的元江河水从河谷中流过。中老铁路元江特大桥横跨两座山峰,在蓝天与青山之间,红色桥身的大桥更显雄伟壮丽。工程车沿着江边崎岖的山路向上攀爬,穿过茂密的丛林,沿路满目青翠,像是在绿海中蜿蜒穿行。一路颠簸到山顶,大桥赫然就在眼前。这座超级大桥是我国首次建造的大跨度上承式连续钢桁梁铁路桥,全长为832.2米,元江特大桥的桥身主要由钢梁焊接而成,桥面到江面的距离有260多米,相当于90层楼的高度。大桥最大跨度249米,最高的3号桥墩高154米,是世界跨度最大的上承式连续钢桁梁铁路桥。
元江特大桥检修工 吴猛 摄
“每一步都要踩稳!”普洱基础设施段元江线路工区的严缘和其他四名检修工,拿起随身检查的工具,爬上了大桥。山风裹挟着热浪,手抓着扶梯,炙热感也会透过手套传入掌心,还未开始作业,衣服后背已经汗湿了一大半。脚踩着镂空的钢架,低头就能看见暗流涌动的江水,每次上桥作业,对这些年轻的小伙子们而言,都是巨大的挑战。“叮叮……当当……”他们一边用小锤敲击“听诊”,敲击声回响在峡谷之间。工作10年的严缘总结出了一套“听”的检查方法,“听病害很复杂,完整的螺栓和折断的声音不一样,空心的混凝土和实心的不一样。”
元江特大桥检修工 吴猛 摄
元江特大桥检 记者 段芃 摄
元江双线特大桥的钢桁梁重量有两万吨,被稳稳地“安顿”在大桥的支座上,而此次检查的重点就是桥梁支座和承重的桥墩。在这个不足3平米的平台,距离江面近160米,这些“高空侠客”要仔细检查确认支座的每一个零部件是否异常。“中老铁路无小事,就是小到一颗螺栓要检查仔细。”严缘说,全桥有40多万颗螺栓,两万多处钢片焊接点,全覆盖检查光螺栓就需要四五天。但大部分螺栓一年检查一次,而支座和墩心,月月必检。绕道平台背面,一台的白色仪器被安置在墩台边。
元江特大桥检修工 吴猛 摄
元江特大桥检修工 吴猛 摄
据严缘介绍,钢结构铁路桥会根据气温的变化热胀冷缩,这个仪器可以捕捉到0.1毫米桥梁变化量。检查完支座,严缘来到桥墩不足3平米的平台中央,顺着梯子下到检查通道内。原来,桥墩采用双柱式薄壁空心墩,中间的检查通道是为了方便检查墩心而预留设计的。打开安全帽上的头灯,慢慢把身子挪进黑暗幽深的检查通道,一点点往下。从下往下看,密闭黑暗的空间内,几束电筒光上下跳动。他们一边攀爬一边查看墩壁状态,敲击声顺着传出来。“每检查一次相当于爬50多层楼,下去上来,腿都是软的。”18时35分,刚出检查出井的严缘大口喘着粗气。夕阳中,严缘脸上汗珠闪亮。
元江特大桥检修工 吴猛 摄
云南网记者 段芃 通讯员 万乘里 朱世富 普宏思
(编辑:邵文)